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重挫的交易日里,主动权益类产品若能保持清仓甚至空仓,基民或将十分“庆幸”,而灵活配置基金的合同规定则赋予此类产品更加收放自如的仓位控制,个别产品凭借着较小的规模在年内数次行情转换中择时得当,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虽然长期投资在公募行业被奉为圭臬,但“择时之辩”依旧是横亘在投资端经久不衰的话题。极少数基金经理坦承自己愿意通过择时平滑净值曲线,有公募人士坦承“择时是很困难的事情”,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会受制于产品类型的约束。且择时需要快进快出,对持仓个股亦有流动性要求。
“老基金”空仓躲过大跌
4月7日A股巨震,在2900余只个股跌停的背景下,多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跌幅超过10%,仅有20余只基金业绩收正,而益民服务领先盘后披露的净值让基民“虚惊一场”,该基金当日净值变化为0,成功“躲过”大跌。
从净值曲线来看,年内,益民服务领先这只产品显然在仓位控制上做了斟酌——截至去年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仅有0.89%,但从年初开始,随着行情升温,该基金亦同步拉升,涨幅一度高达近20%,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内迅速将仓位抬升到高位。
但在3月末至4月7日大跌当日,基金的净值曲线拉成一条直线,基金经理无疑采取了空仓措施安然度过了重挫;但在随后反弹的行情中,该基金的净值再度与行情共振,在仓位数次极致切换过程中,该基金年内涨幅已高达19.22%。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只灵活配置型产品,益民服务领先在此前多个季度中变成了一只“固收”基金,在2023年6月后至去年末,该基金的净值为一条几无波澜的直线,且从季报数据来看,基金资产投向被银行存款和债券基金包揽。基金经理在多次季报中均有雷同表述:“基于宏观经济及国内各行业基本面判断,本基金目前仍以观望为主。”
但在去年年报中,该基金经理转变话锋明确表示将加仓:目前积极的政策表态以及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鼓励政策会给股票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债券方面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附近徘徊,尽管仍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但是从空间上来讲性价比在逐渐降低,幅度有限速度放缓,因此本基金在年末增加了权益资产的配置,并且在2025年将主要配置方向调整为权益资产。
灵活配置属性“加持”
得益于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属性,益民服务领先的仓位可高可低。华南某公募人士指出,这类产品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更加敏感,这使得基金经理的仓位进攻和防守,往往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尤其对于许多本身资产规模并不大的小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在操作上来无影去无踪的特点更具优势。
此前,因净值波动平稳,益民服务领先在多个季度内并无生存压力,但在去年“924”行情之后,该基金平稳的优势无疑不再,因此截至去年末的规模考验如期而至,该基金单季度合计份额从8.89亿份锐减至1.37亿份。
虽然灵活配置型基金产品的股票仓位可空仓,也可接近满仓,但基于投资安全和产品风格,市场中的灵活配置型产品往往采取中性仓位策略,40%至60%之间的股票仓位较为常见。“但在基金业绩排名压力较大时,尤其是基金高收益吸引力决定基金资产规模大小,甚至影响产品的存续风险时,越来越多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基于通过调整仓位放大净值弹性。”前述公募人士表示。
择时之辩
从益民服务领先年内的表现不难发现,在震荡市中如若能够完成灵活的仓位转变,将给基金累积不错的超额收益,亦给基民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但“择时之辩”依旧是横亘在投资端经久不衰的话题。
如富国基金朱少醒曾表示,他属于自下而上的选股型选手,先个股选择,再做配置,基本上放弃择时。他认为,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上,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此外,业内相当比例的基金经理在年报“小作文”都会强调“择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这些基金经理承认择时的困难,同时放弃择时,永远选择高仓位运作,努力地寻找好企业去捕捉阿尔法。
长期投资固然被无数投研大佬奉为圭臬,但从数据来看,选对入场时机也尤为重要。如德邦高端装备成立于今年3月14日,成立不久后这只产品即重仓了包括、以及等人形个股,但囿于近期行情走低,该基金一个多月以来跌幅已经超过22%。然而,基金经理陆阳参与管理的另一只德邦鑫星价值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涨幅逼近四成,其间更有翻倍的表现,“师出同门”的两只基金,因择时不同从而导致了净值的云泥之别。
前海开源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应对市场波动:一是通过仓位控制管理回撤;二是在基金合同允许范围内进行调仓换股,规避冲高回落板块并捕捉新兴机会。“但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会受制于产品类型的约束,例如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受合同严格限定,无法进行跨板块操作以避免风格漂移。”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綦缚鹏是为数不多的强调“择时”的基金经理,他曾表示:“我的投资目标是力求在市场涨的时候跟得上,市场跌的时候能控制住回撤,让组合净值能够不断创出新高。”他坦承,首先是做大的择时,自上而下考虑市场环境,决定组合的权益仓位,并在市场高位时压缩组合弹性,在市场低位时增加组合弹性。在权益仓位基本确定后,才会做行业配置,最后才选择个股权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话要说...